攀登非洲之巅,走进动物世界----坦桑尼亚游记
高桥&Marco 2017/07/14 2475

前言


其实本来想自己写一篇这次乞力马扎罗的游记的,但是做了多年的户外野蛮人,文字能力大大的退化,也越来越懒。恰好Marco是编辑出身,行程中又一直在记录着身边发生的事情,所以作业这个光荣的任务就很自然的交给了他。
拿到Marco的游记,正如他本人平常的喜好一样,会更着重的去写一些人文相关的东西,看似淡如水又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但这是Marco的视角,我突然发现因为着重点的不同,从我的视角看到的跟他看到的相同的事物,却有着不同的结果。本想以“编者按”的方式来加以注释,却发现想要表达的内容有点多,索性以Marco的叙事线为主线,写一遍混合游记。

行前


为什么要去乞力马扎罗?
因为逼格够高!非洲最高峰、非洲屋脊、非洲之王、赤道雪山等头衔外加海外登山,远比国内登个6K7K的雪山在小白面前吹嘘起来效果好。

说干就干,去年12月底,联系好地接制定好行程,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发布活动。1月初得到山鸽响应,问我去不去。我说只要有一个队员去我就去。他说那他就陪我去。然后我们果断出票。4月Marco加入,我心中大石落地,翻译官来了,一下子一个队伍人员配置全了,我队长,山鸽冲锋队员,Marco翻译。临出发前半个月,山鸽的女儿加入我们后半程的游猎活动。出发前两三天,地接告诉我有个广州的小伙子临时投靠过来,让我带着。

于是我们坦桑尼亚五人小分队正式成立:
高桥,本次活动的队长,上海非著名草根户外俱乐部老板,体力差脾气大,妄图通过乞力马扎罗提升逼格。
山鸽,先锋队员,温州老板,户外年份不长,但起点就是雀儿山,这次出发前十来天刚登顶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Marco,翻译官,职业编辑,从13年就开始跟随囧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队员,近两年频率降低,但一出来就是长线。
小石,菜鸟一枚,职业富二代,初生牛犊不怕虎,人生第一次户外就选择了5895的乞力马扎罗,勇气可嘉,实力不错,有上升空间。
小倩,山鸽女儿,大学生,直接参与后半程游猎。



DAY1 7月14日 上海-亚迪斯贝巴-阿鲁沙Arusha


MARCO视角

从来没有在办登机手续的时候等待那么久,感觉从上海回非洲的兄弟们每一个人都把能带的足额的行李都带上了,什么棉被,甚至是整包的卷筒纸也不放过,老鸨和我开玩笑说是可能小黑兄弟拿回到家乡是赠送亲戚朋友的好礼物。

路上的十二个小时过得很快,或许是因为一直有东西吃和片子看,看了好几遍“少年派的奇幻之旅”和一本周杰伦监制的“一万公里的约定”。这两年看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在飞机上完成的,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埃塞俄比亚的飞行员和若干年前乘坐过的埃及航空的飞行员一样生猛,晚点的一个半小时生生地被他给追回来了。晨曦中的霞光很美!

埃杭的空姐和亚洲这边的空姐风格迥异,豪放而不拘小节。

在亚的斯亚贝巴转机的时候突然连上了机场的wifi,瞬间又和外间的世界联系上了,但喧嚣也接踵而至。刚才花几块钱给家人报平安的短信显得尤为宝贵。一切东西似乎只有在稀缺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异常的珍贵。

特别喜欢《读书和旅行》中前言里提到的一句话:“旅行是孤独的人在寻找不孤独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独的人在寻找孤独的方式。”



在吃晚饭前在Arusha小镇随便转了一下,据接我们的向导说,不要在当地随便乱转,他们不能确保我们一定安全。但我照例是会随便转一下的,瞬间有许多自称艺术家的小贩围了上来,据说他们手里有很多自己手绘的作品,我礼貌地笑笑,也觉得人家不容易,听说这边一般人的收入也就是一个月一两百美金,因此看到外国人当然就像苍蝇闻到了肉香的感觉了。远远地看到马路对面的头顶商品的当地人,瞬间感觉到了强烈的异国情调。

傍晚的那家中餐馆的老板是徐家汇本地人,99年就来了上海,在上海有一个儿子。这边又找了一个当地的老婆,生了一个女儿。据老板说:当地的马赛人之所以能和狮子和平共处,是因为他们在身体上涂了狮子皮毛内的油脂。这样其他的动物闻到这个气味就会敬而远之了,同样狮子也会避退三舍。另外一个狮子不敢攻击马赛马拉人的原因是这一代的狮子从上一代的父母的基因中获知:一旦杀死了马赛人或他们的牲畜,马赛人就会集全种族之力去追杀它。 



高桥视角
怀着忐忑的心,提前三小时,到达机场,值机托运的队伍已经排到了外面的通道,小黑老乡们大包小包的棉被枕头以及整袋整袋的卷筒纸都是托运的物品,左手拎右手提头上顶。好吧,我是去非洲。。。将近两个小时的托运我也是醉了。倒是山鸽不紧不慢,姗姗来迟,等的时间比较短。

第一程十一个小时多的飞行远没有想象中的虐,飞机上可供选择的电影不少,一些还都带中文字幕,也有USB充电口,看看电影看看书吃了两顿饭眯了几次就这样过去了。


飞机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迪斯贝巴转机,我们也顺利的和从香港出发的小石碰头了。这里就是个中转机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转机前往不同的国家。又是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降落乞力马扎罗机场,好吧,够小的。工作人员就在门外随机抽检小黄本,小石根本没办,也顺利的通过了。进入入境大厅,竟然还是个毛坯房,没吊顶。然后是令人崩溃的入境过程,填完入境单,排着毫无秩序的队伍,百来人足足两个小时。这就是非洲的速度。。在办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位亚裔老太太的旁若无人的拄着拐杖,出关了,然后过了几分钟又入关了。。。我们一脸茫然,原来偷渡好简单。


出机场向导Fredy已经等候了三个小时了。这里的越野车都十分霸气,也就是我们后面游猎用的车子,最多可以坐十个人,顶棚可以推上去。


我们的酒店在阿鲁沙的中心城区Arusha Palace Hotel。晚上司机带我们去了中餐馆,好像叫君宜饭店,英文名是Peace Restaurant,老板竟然是上海人,能在非洲用上海话交谈,也是一种很愉快的感觉。这也是我们上山前的最后一顿中餐,很开胃,接下来吃了六天西餐。


DAY 2 7月15日 阿鲁沙Arusha-Machame Gate-Machame Camp

Marco视角
八点半左右从Palace Hotel出发,到Machame Gate的时候差不多是十点半左右了。
中间经停了一个小镇,在大家去商店买补给的时候,我站在十字路口拍一些来来往往的当地人,特别是穿着传统马赛人服装的当地人。刚到一个完全的异国情调的地方的感觉就是很想把这一切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


进入Machame Gate之后,最先看到的是排成长龙的挑夫,每个人都顶着或者背着各种不同风格的行李。他们按照到达先后去给行李称重,据说每个人的负重不能超过15公斤,但实际似乎是不能超过20公斤。我们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这边的缓慢节奏,差不多到下午两点左右,几乎所有的队伍都走完之后,我们的领队才不紧不慢地过来说我们可以出发了。


一路往上走的时候不断地碰到各种挑夫,大家最常用的两个打招呼的用语是Jambo(你好)和Polepole(慢点)。

第一天的海拔是从1800上升至3000,因为背了相机及镜头,感觉有点点重;又因为担心右膝盖的问题,我把登山杖用在了右手,确保右侧可以少受到些压力。一路上小石和我走在最后。他因为是新手上路,敢在第一次户外就选择这个线路也多少有点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最终他也只比我们晚了10分钟左右。到达Machame营地的时候天气转好了,阳光灿烂,可以眺望到远处山上小片的积雪。

晚餐对我们来说是丰盛的,喝了一杯美禄之后,身体逐渐暖了起来。依稀记得晚餐是吃了一块面包、一块炸鱼、一块土豆、一勺咖喱烩洋葱青椒,喝了一碗黄瓜蔬菜汤,最后的水果是两块牛油果。

夜间仰望星空,感觉通透度极好,银河和群星仿佛离我们很近。老鸨用他的华为手机的星空模式拍了一些照片,效果还是挺好的。如果带上脚架的话,就可以拍出很好的星空照了。不过肉眼以及大脑记录下的影像又完胜镜头所能记录下的风景了。



高桥视角
早上八点半和一堆小黑一堆行李坐着超大的越野车快乐的出发了。差不多在十点半到十一点的样子到达Machame Gate,这时已经人头攒动。我们做了简单的登记之后,向导Fredy开始安排相关事情,挑夫的行李必须称重,然后我们又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间小黑送来的午饭,午饭后又是漫长的等待,终于在下午两点左右的时候,Fredy带来了他的助理Benny,说我们可以出发了。


我们就跟着Benny开始了我们的征途。今天都是在雨林中穿行,说穿行有点过了,其实就是逛马路,路已经做得很好,在我看来少了点雨林的原始气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旱季的缘故,雨林特别安静,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地上树上也看不到一个小虫子。

11公里,1000米爬升,对我们来说还是很轻松的,不到四个小时就到达了Machame营地,在管理站登记之后Benny带我们到了营地,然后发现我们有餐厅,有抽水马桶,桌子还铺桌布,马桶每次用好小黑会去清理消毒。其实每个营地都有公共厕所,而且很干净。我还特意问了Fredy,他说这个是private,那个是public。卧槽,这就是服务啊,为了背一个马桶还要多一个挑夫,就为了我们拉屎的时候舒服点。

肚子饿了吗,先来分爆米花吃吃吧。。。开吃前先一人一脸盆温水洗手。两小时前山鸽看到几个老外搭了桌子椅子在午休吃饭,义愤填膺的说这哪里是在登山啊,这是在旅游啊!两小时后自己也享受上了,随后几天的享受后山鸽坚定了以后登山就得这样玩。。。

我们的厨师是个小伙子,比较腼腆,应该是叫Allen。每天完全是按套路来啊,先上热汤,然后主食,然后水果,最后上热水喝茶。。。我说我想先喝茶行不,不行,非要按流程走。。。
晚上的星空特别棒,用华为的夜景模式勉强拍了几张,大家凑合着看。



说一下我们这次小黑的配置,一共16个小黑,guide Fredy、gudie assistant Benny、cook Allen、以及13个不知道姓名的porter。
装备四顶四季帐篷,一顶餐厅帐,一顶厕所帐,四张椅子一张桌子,一个马桶,防潮垫、我们四个人的个人装备、一日三餐的水果、下午茶点心,咖啡、美禄、茶包、牛奶、饮料、各种主食等等其他我们看不到的装备及食物等。我们的餐厅帐晚上小黑们收拾一下就是他们的露营帐,我们四个人占了两顶帐篷,他们剩下的16个人住三顶帐篷,想想都好可怕。

第一天到达Machame营地后的集体照



DAY 3 7月16日 Machame Camp-Shira Cave Camp

Marco视角

早上四点多就被尿憋醒了,但是又不想那么早起来,硬是熬到六点多起来上了厕所。

营地的一棵树上停着三四只大鸟,见到人也没有任何恐惧,可能已经习惯了几乎每天有人在下面驻扎,天光微亮的时候,对着树枝和大鸟拍了一些剪影,感觉还是挺美的。

一路上升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感觉应该是菊花类的。有一些的植物在中国的高海拔地区也是可以看得到的。一路上我们和挑夫走在一起,可能我们几个人的脚力相较于其他的登山者来说还算是快的,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更懂得边走边欣赏风景吧。一路上我趁着休息的时候,会找一些合适的拍摄点来抓怕一下挑夫们的众生相。有的挑夫会很开心地进行配合,有的则变现地有些不情愿。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谈到如果是在中国,我们的国人可能会把每一个营地都承包下来,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营地的运营效率,大量地减少挑夫的使用。但回过头来想一下,或许正是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极大地把那些旅游景点都开发到了“极致”。当地人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那样的话就有很多挑夫要失业了。乞力马扎罗的存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当地人深切地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们对于心目中的这个神山还是很爱护的,不让营地上留下任何垃圾,我们也不允许携带塑料瓶上山。一路上都可以看到“do not litter the area”这样的木头牌子,之前我们在印度登山的时候也能看到“use me”那样的垃圾桶。我们在预定时间前两小时达到了营地。

吃完热餐差不多是下午两点了,爬到帐篷里睡了个午觉,外面风很大,但是里面却很热,毕竟在搞海拔区域,紫外线太强了,在炙热的帐篷中半梦半醒两小时之后,被Fredy叫醒去做一个所谓的拉练,其实就是走到不远处的一块大岩石上远眺下群山,消耗下体能,不至于说晚餐吃不下吧。


高桥视角
总之向导嘀哩咕噜说了一通,反正我没听懂,就知道今天中午有热的吃。

上升到3000米之后,雨林逐渐变成灌木了,我们的速度是杠杠的,一路都是和各队的挑夫并驾齐驱。好吧,在我们的一路狂飙之下,不到中午十二点就到营地了Shira Cave Camp。额,原来今天才5公里,上升900米。吃完午饭,睡个午觉吧,高海拔地区,在太阳的直接照射下,帐篷里真的热的不行,满头大汗。我时不时出来乘个凉抽个烟,终于磨到下午四点左右,Fredy号称出去拉练一下。好吧,其实就是爬上一个大石头,远眺一下。


这是Shira Cave营地,还有Shira 1、Shira 2营地在不远的地方。视野很棒,但是灰也很大。

晚上的星空银河还是很棒,我照例还是半夜起床尿尿的时候瞄两眼。

DAY 4 7月17日 Shira Cave Camp-Lava Tower-Barranco Camp

Marco 视角

昨晚睡得半梦半醒,可能是因为下午睡了两小时,也有可能是因为上了一定海拔的缘故。半夜十二点出帐篷小解了一下,风已经完全停了,感觉地面温度应该在零度以上。夜间做了无数个梦,老鸨因为感冒在不断地咳嗽。早上起来阳光照射到山脊上,悬崖边的云海像无数床被子叠在一起,很美。有几个挑夫选择在悬崖边给家里人打电话或者是发短信,可能这个位置信号比较强一些吧。

今天的地形地貌和昨天有很大的不同,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各种黑色的大石块。不知道是不是数十万年前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火山石——因为我们今天要经过一个叫火山熔岩塔的点。到Lava Tower的时候差不多是上午11时35分,我们躲在一个挡风的岩石后面吃了早间塞到我们包里面的一盒路餐——鸡腿、果汁、苹果和橘子。期间不时有白颈的乌鸦飞来飞去,山鸽把吃剩的鸡骨头抛给乌鸦,它们都飞过来抢食。向导助理Benny让他不要这样做,可能是担心当地的野生动物被人喂惯之后,会逐步丧失捕食的能力吧。间或还能看到有小鸟和条纹的花米鼠,它们一点都不畏惧人,一直在我们身边活动。


从4600米的Lava Tower往下走的时候,植被又产生了变化,慢慢地出现了很多像棕榈树那样的植物,只是底部比较细,顶部有时候会出现两三个分叉,有时出现五六个分叉。另外我们还看到一种长得有些像菠萝状的植物。据说这个植物在冷的时候会收缩,热的时候就张开了。树下是成片的黄花和一种叫Everlast flower的小白花。

达到Barrranco camp之后,小黑兄弟给我们准备了洗手和洗脸的热水。这时候营地居然出现了微弱的信号,趁着这个信号我给家里发了两条报平安的信息。

晚餐之后进入帐篷还比较早,戴着头等看了一个多小时的《读书与旅行》,这个书还是挺应景的,很适合当下的环境。里面有很多与各地美食相关的章节,思绪不禁飘向了书中提到过的曾经去过的一些城市。

老鸨的状态依然不是很好,但是行走的疲惫让我很快入眠了。大约一点多被他的咳嗽声惊醒,另外闻到一股药水的味道。老鸨正在和新发作的肩周炎作斗争。


高桥视角
总之今天依然很轻松,一路赶超小黑挑夫,又被小黑挑夫赶超,一路jambo和polepole,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插肩而过,就是一句问候,这种氛围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香港麦径徒步的时候也是一路迎着当地人广东话的“早上早上”,我们也就习惯了一路主动的去问好。
中午时分,我、山鸽、Marco在Benny带领下率先达到4600米Lava Tower,找了个避风的地方路餐,随后Fredy带着小石赶到。


之后是一路下坡,我们只管策马奔腾,直接把Benny都甩了。这里有一种很特别的植物,据说只有在乞力马扎罗才有。

到达我和山鸽率先到达Barranco Camp,已经熟门熟路,自己就跑去登记,然后找我们已经搭建好的营地。
我们的营地海拔3900米,今天一共10公里,从3750到4600又回到3900米,下午两点又早早的到达了,四个人喝咖啡听音乐搜信号拉家常。


今天的晚餐


这几天的我的身体状况价差,在国内的时候就有点咳嗽,来了这里也没见好转,真担心搞个啥肺水肿出来。今天晚上就更虐了,肩周炎犯了,起来贴了张狗皮膏药,胡乱喷了些云南白药,然后一直坐在,一直坐到困为止,就迷迷糊糊的睡了。

DAY 5 7月18日 Barranco Camp-Karanga Camp-Barafu Camp

Marco 视角

早上七点四,十五分从营地出发,远眺对面山壁上的人,把小石吓了一跳,乍一看,先行出发的徒步者似乎在悬崖峭壁边行走,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一样。老鸨瞄了一眼就说这个地形没有什么难度,走到山脚下一看果真如此,不过较之于前两天平缓的地势,这一段已经可以算是技术线了,有时候需要手脚并用,个别石块之间的空隙需要一定的协调能力。

等爬到这座山的顶上之后,回望我们的走过的路,似乎也是有点点凶险的。接下来的路线是下到谷底然后再上升,我们在Karanga营地吃了顿热餐。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相对比较轻松,但最后一段看似平缓的上坡还是让我们走了许久。有时候徒步就是这样,看似很近很快能到达的地方会让你走很久。或许是会因为目的地可以被远眺到之后,整个人都松懈下来的缘故吧。

吃完晚饭是被要求马上休息的,好为接下来凌晨的冲顶做准备,但是却怎么也睡不着,勉强眯了会。因为临晨时分很多客人都要出发去登顶,很多向导都在提前作各种准备工作,外面颇为吵闹。



高桥视角
今天起了个早,说是要早点到营地休息,因为半夜十二点就要出发冲顶。早上我们先拍了张集体照,看看我们强大的阵容吧。


一开始的上升基本靠手脚并用,但还是比较简单,到顶是个大平台,我们都是各种拍,请允许我稍微装逼一下,发几张自己的照片。

装完逼继续赶路,一路下坡,然后又一路上坡,累死宝宝了,10点半达到Karanga营地,海拔3995米,小黑们竟然搭起了帐篷,准备埋锅造饭。好吧,又有热汤热水喝了。在Karanga打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又开始赶路,顶峰就在我们的左手边,但我们坚决不抄近路,一定要绕个圈登上去。

三点又毫无悬念的到达了4600米的Barafu营地,要不是中途的两小时午餐,又得在营地打发一下午。但如果你就此认为乞力马扎罗这么轻松那你就错了。吃好晚饭后早早的睡了,睡不着也得睡。Fredy告知我们晚上12点他带着小石先出发,因为他稍微慢一些,Benny带着我们三个凌晨一点出发。好吧睡吧,反正我是睡着了。

DAY6 7月19日 Barafu Camp-Uhuru Peak-Barafu Camp-Mweka Camp


Marco 视角

12点20左右,Benny到帐篷门口给我们送吃的。喝了杯热茶吃了几块饼干和小蛋糕之后,我们就带上头灯以及必要的装备出发了。刚开始的第一个小时就很虐,途中一旦碰到前方的队伍,Benny总是选择超越,前后我数了一下,我们总共超了14之队伍。老鸨带着病痛之躯坚持走着,我带着睡意跟着他的脚步走。Benny就着看日出的节奏在往前赶,也许几天下来,他觉得我们的体力都还不错吧。到后来的最后两个小时,我感觉自己的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Benny不断给我们打气:“Good Job!Well Done!……”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达到Stella Point的,又硬撑着走到了Uhuru峰的那块标志性的牌子的。

天气一如既往的好,除了满天的繁星,我们的右侧还出现了一轮血红色的弯月,它一直跟着我们往上走。峰顶有一座小型的冰峰,后面是大片的云海和Meru峰,在日出晨曦的映照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被老鸨完成登顶之后的热泪给打动了,也不由自主地淌下了很多的眼泪——或许是实在太美了,或许是完成登顶之后的唏嘘。在迷离的状态中突然听到有人唱起了生日歌,便冲过去和这一天过生日的人紧紧地拥抱了一下,这一切都无法还原。

连滑带跑地回到营地之后,感觉几近虚脱。帐篷内热得像烤炉,即便在极度疲惫的状况下也无法入睡,只眯了一小会儿。中饭之后体力有所恢复,在往Mweka营地下撤的途中和Benny扯了一通他的工作和生活。今夜应是好眠。


高桥视角
十二点多,Allen敲帐篷,给我们准备了咖啡和饼干,简单了啃了几口就出发了。除了天上挂着的几颗星星,就是前方星星点点的头灯。我们就迈着沉重的脚步,跟随这Benny的步子走着走着。走了半小时,没休息,走了一小时没休息。不行了老子撑不住了,硬是嚷着休息了三分钟,接下来的一小时两小时都是这样,反正我们一路超越着比我们先出发的队伍,比我们先出发一小时的小石也被我们超过了。我也不记得我的包什么时候被Benny背走了,反正就不停的走着,不停的咒骂着Benny,TNND没有这样走的啊,连山鸽都要被拉爆了,他连尿尿都是边走边尿。。。终于我是忍不住发飙了,停下不走了,但Benny一个劲的给我们打气,妈的,都要被他气哭了。好吧老子不跟你小黑计较,含着泪继续走。
终于在5点20分的时候到了爬了上来,尼玛一看,还不是顶峰,不是顶峰你搞个Congratulations的牌子搞毛线啊,5756米,还有100多米的爬升,一问Benny,还要40分钟。。。。
总之到最后一两百米平路的时候我是真的走不动了,平路啊,头不疼心不跳,就是走不动,跟死人一样,硬是被Benny驾到了顶峰牌子这里。卧槽,泪崩了,这货为了让我们上来看日出,硬生生的把我拉爆了。。。
忘了说,我们达到阿鲁沙这天是山鸽生日,而今天是Marco生日,所以在国内我特意做了两个祝贺生日的手拉旗。
好吧,乞力马扎罗,老子来过了。



冰川很壮观,号称十年内就要消失了,要去的小伙伴可以要抓紧了,记得找我报名,哈哈。

山上还是非常冷的,我的手机直接冻关机了,带了一瓶加多宝上去也结冰了,不带手套是扛不住的。


我们准备下撤的时候,小石来了,拍了张集体照。



本来以为接下来的下山会比较轻松,其实也确实比较轻松,如果放在平时的话,然后我却在不背包的情况下,最后一个小时又焉了。可以一路跑的砂石路我却怎么都迈不开步子。接下来的路,Benny就跟小李子缠着慈禧一样,把我拽回了营地。

原来我们走了一晚上这样的路,反正下山一路吃灰,也不知道上山的时候吃了多少灰,反正也看不见。这种路放在白天走,真是够无聊够郁闷的。
冲顶5公里,爬升1300米,营地的牌子上写了用时要7小时,我们用5小时完成,六点到顶正好看日出,然后早上八点多回到营地。。。尼玛,疯子。。。所以我觉得我被拉爆一点都不丢脸啊。
回到营地立刻补觉,虽然外面很吵,好歹休息了个把小时,立刻还魂了。吃完午饭。继续出发,一路平缓下坡,植被慢慢由矮到高,最终到达海拔3100米在树林中Mweka营地,终于不用吃灰了。辛苦的一天也终于过去了。


DAY 7  7月20日 Mweka Camp-Mweka Gate-Arusha


Marco视角

吃过早饭,给过小费,Fredy让全体队员给我们送上了三首歌曲,可能是大家都马上可以回家了,每个人都很放松。突然发现Benny的嗓音很好听,我和他说如果他去唱歌,一定是很不错的。


在最后下山的路上,每个人都走得飞快,我很不适应这个节奏,一路上看看花拍拍照。到达Mweka门签了最后一次到之后,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并拍了一些世界各地朋友的留言记录。


Fredy随后带我们去了一家店,我们买了点当地的纪念品,然后一起喝了乞力马扎罗啤酒庆祝活动的圆满结束。

在回Arusha的路上,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坦桑尼亚人对交规的遵守。可能是沿路一直有交警,我们的司机除了在一小段公路飙到120码之外,大多数路段都以40码以下的龟速前进。小石不时和我说,要是换了他早就超过去了,想想自己也可能这么做。


到酒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洗去了五六天的泥垢之后,Moody带我们去邮局买了我们需要的明信片和邮票,然后按照我们的要求找了一家当地的理发店,结果那里的理发师说做不了老鸨要的脏辫,但他说可以问另外一个发型师Fadhil,Fadhil到了之后,脱下自己的帽子,他的发型就是老鸨想要的,他以自己的发型来证明他可以做这个,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50美刀成交了。据说这个发型要做四个小时,我们陪老鸨先到那个不远的店铺坐了会儿,Fadhil还挺能扯,一会儿谈美国,一会儿谈宗教。扯了一个多小时后,看看没啥好说的。这时候又正好来了一个当地的妇女来做头,带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我们就让老鸨在店里继续做头,我们先回饭店了,途中经过一个操场,当地的青年正在踢球,坦桑尼亚的足球水平在非洲属于中游,在世界排名差不多要在一百开外了。还有一些人正在绕着操场跑步。

到了内蒙古老板开的餐厅聊了一会儿,六点半准时开饭,八点左右老鸨和Fadhil一起过来了,感觉老鸨有点丐帮帮主的味道,估计离他本人的期望值还有点距离……

Fadhil倒是很high,他和我们一起喝酒,还尝试着用筷子。


高桥视角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要给小费啦。小黑们排成一队,有向导Fredy表示对我们的感谢,然后载歌载舞,歌声很动听,也很朗朗上口。出发前我给了Fredy两包囧驴的头巾说当礼物给大家,后来一直没见他拿出来,结果他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拿了出来发给大家,不愧是老江湖。一点点小礼物,对他们来说都是喜悦的。当得知挑夫的工资只有5美金一天,更是让我们唏嘘不已,所以对他们来说小费非常重要。

下山一路都带着囧驴头巾的向导助理Benny。


下山是飞快的,从3100到1600,我们就用了两个小时,到达终点。

在等车时,翻看着留言簿,我们也都记了一笔。


拿到登顶证那一刻,登顶的成就感大大大大大大降低。证书底部是登顶人数,已经八十六万人了。哈哈。。。。


山下午饭后,我们兵分两路,山鸽坐一个车去机场接女儿,我们三个直接回酒店。洗去六天的尘垢后,我得去整整我的头发,做个非洲脏辫,于是叫来了阿鲁沙当地地接的负责人Moody开车带我们去。四个小时后,呵呵,我心中是一万个草泥马。

这是卖家秀




这是买家秀,好吧武状元苏乞儿。。。


DAY 8 7月21日 Arusha-Lake Manyara-Ngorongoro


Marco视角

一早Moody过来,派了一个健谈的小黑Azaria,我们后来都叫他阿扎里,因为他的名字是一个希伯来语,一般情况还真不好记,这个阿扎里在上海话好像又骗子的意思,所以后来我们就变得顺口拈来了。

一上车他就给我们介绍沿路的各种建筑,这是博物馆,什么克林顿和布什都去过的,另外一个是天主教堂;这个是一种叫**flame的红花,另外那片田是种玉米的;这个是arusha机场,另外一个是马赛马拉的一个百岁酋长的房子,有23个妻子,100多个孩子,6000多头牲口。因为他的英语水平比Benny要好很多,所以我们也顺便问了一些之前无法交流的问题,比如前一天感到困惑的交警的问题:

1.   为什么路上要有那么多的交警,我感觉有的路段差不多每一两公里就有几个不同颜色制服的警察——据说是为了整治交通。

2.   如果违反了交规有什么样的惩罚措施——如果是违停罚款15美刀,如果超速100美刀,如果一天超速两次,罚款200美刀外加坐班房两个月。这个……

3.   Arusha镇的房价如何——据说15w美刀可以买一个两房。

4.   马赛马拉人是不是可以随便移动——是的,至少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之间的牧区是无需任何护照自由迁徙的。

到了曼雅拉国家公园前的一个小镇,小石和飞鸽说想要买一个电话卡,我们就让阿扎里去帮我们找合适的店铺,结果各种折腾,差不多搞了一个半小时。我就在这段时间里拍各种小学生和小贩。英殖民国家的学校都演习了校服制度,我觉得他们的校服都比我们国内的好看。


曼雅拉国家公园占地三百多平方公里,有一个七十几平方公里的盐湖,在公园的营地吃过盒饭之后,我们沿着园内的各条土路一路找寻各种动物:狒狒、大象、狮子、角马、长颈鹿、斑马、鱼鹰、鹈鹕、火烈鸟……



高桥视角
好了,接下来是放松的几天,不过耳朵却很紧张,练了几天的听力,复习了好多单词,又学会了好多新单词。车上特意让Marco坐在司机斜后方,方便交流翻译,Marco也挺能聊,司机也很爱聊,然后两个人就一路聊不停。我们的司机名字比较难说,我们就叫他阿扎里。阿扎里很明显是个老司机,眼睛特别尖,大多数动物都是他第一时间发现。
我们的第一程是Lake Manyara,后面才知道这就是个添头,当然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大象elephant、长颈鹿giraffe、斑马zebra、狮子lion、角马gnu、火烈鸟flamingo以及一些猴子狒狒鸬鹚一样的鸟。我在这里把这些动物用英文标注下,不是为了装逼,如果你去看动物,实在很有必要知道英文怎么说。

离开Lake Manyara我们就直接驱车去了Ngorongoro的酒店,位于火山口。在入住的时候有个小插曲,我的两件行李,分别被两个服务生拿走了,也就意味着我得付两份小费,我那个冤啊,两美元就这么没了。
房间位置很不错,窗外就是火山口



DAY 9  7月22日 Ngorgoro-Serengeti

Marco视角

阿扎里帮我们把行李搬到车后面之后,便精力充沛地在能见度只有五米左右的迷雾中高速前行,不一会儿海拔下降了,我们穿过了云层,Ngorongoro火山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路边巨大的仙人掌,阿扎里说这些仙人掌是有毒的。突然间他用手指向远处左侧的一道耶稣光,据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光。

在快接近火山口底部的一个缓坡边,很多越野车都停靠在那里,原来是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有几头狮子。大家都拿着摄影器材在那里拍摄。

进入谷地之后,地势变得平摊而开阔,目前的恩格罗恩格罗火山口是250万年前最后一次喷发形成的破火山口,Ngorongoro在非洲语的意思是“大洞”,也被称为“非洲的伊甸园”,这里动物的数量和密度远超当地的马赛马拉人。和曼雅拉国家公园相比,它的面积是前者的三十倍。这里的角马数量庞大,而且它们通常都是和斑马呆在一块,居阿扎里说是因为角马的视力不太好,它们在一起的话,斑马就能弥补角马的这一生理缺陷,从而起到保护角马的作用。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斑马喜欢吃草的上半部分,而角马喜欢吃草的下半部分。所以他们能够配合把所经过的草地吃干净。

到达河马水塘之后,一大群河马挤在烂泥塘里,有一些小鸟停在它们背上,吃掉藏在皮肤褶皱里面的小虫子。偶尔有一只河马爬上了河岸,在草地上缓慢前进。据说河马很多是在夜间出来活动,正常情况河马是比较温顺的,但是一旦你侵入了他的领地,她也是可能进行攻击的,据说有不谨慎的司机夜间开车误入河马领地被河马顶翻车子的。还有自以为强悍的鳄鱼想要吃河马幼崽结果被成年河马咬死的。

在经另外一条路前进的时候,阿扎里突然在天线广播中听到其他司机关于某种动物行踪的消息,他显得很激动,调转车头加大油门往回开,不远处我们就看到一群带着小狮子的母狮子正列队缓慢地朝路边走来,我们正好是卡在了他们要经过的路口。在路的另外一侧,另外三只公狮子正往河马塘缓步走去,可能是想喝水。不过雄狮异常懒散,走到水塘边喝了点水之后就趴那不动了。

午餐后离开火山口,往Serengeti国家公园赶,途中经过一个马赛马拉人的聚居点。迎接我们的酋长很直接地和我们说了一下参观的费用和程序。在一段欢迎客人的舞蹈之后,部落内两个英语较好的成员分别带我们进行了家庭探访,传统的马赛马拉人的房子是泥巴糊的矮房子,要进入那个房子必须弯下腰。房子里除了一张睡觉的床,中间有一个类似于我们广西人火塘一样的空间,是专门拿来做饭的。火塘的上方屋顶有一个小洞,阳光可以通过这个小洞直射进来,给这个黑暗的空间增加一线光明,也有可能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光线和上天进行灵魂的交流。屋子的另外一头是一个巨大的储物箱。我们最后参观了当地人的儿童教室,小朋友看到我们就开始唱歌,读字母。最后的一个节目是钻木取火,我倒是更喜欢他们耳洞的装饰。

离开部落,我们沿着尘土飞扬的土路开往Serengeti,阿扎里说土路是为了保持自然的风貌,但是他也有点吃不消飞灰,就凭自己的经验在沿着公路边被各种车辆碾压出来的路基上前行。在公园口办过手续之后,我们继续前行,老鸨突然在一座小山的山顶瞥见一只花豹,花豹很警觉,在感知到人的存在之后,迅速地把身子缩了进去。

傍晚夕阳的余晖中,我们漫无目的地在广袤无垠地草地上游猎,结果很意外地在一个土丘边发现了四头盘踞在山坡顶部的花豹。四只花豹就像这片草原上的主宰一样,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向远方眺望。偶尔会有一只从坡顶走下来,巡游一小圈之后又重返坡顶。夕阳映射在云上显现出粉色的余晖,伴随着山丘后一望无垠的金黄色的草海,盘踞在山丘上的花豹和这一切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我们只需静静地享受这一刻。

带着疲惫以及一丝满足,我们来到了今晚的帐篷酒店。帐篷酒店的设施相当环保,随时拆除之后不会在这里留下任何痕迹。


高桥视角
今天的场面比昨天震撼多了,我还是直接上图吧。
疣猪
warthog,这个伙计竟然是跪着吃草的。

斑马zebra,这张照片的角度我感觉很棒。


什么鸟。。。


河马hippo,这些伙计都喜欢成群结队的泡粪坑,为什么叫粪坑,因为拉满了他们自己的屎,后面到塞伦盖蒂我们还能看到更大规模河马泡屎潭子。


离开河马池,阿扎里看似漫无目的的逛着,也不知道对讲机里在说着什么,他突然掉头了,原来是三只雄狮在移动,而后面不远处一群母狮和小狮子紧随其后,直接从我们车子边上穿过,而对于在车上狂拍的我们,它们根本就是熟视无睹。


临近中午,我们车子开到湖边午餐,就这么下车了,万一狮子来了呢。。。其实吧你想多了,这里食物那么多,干嘛要吃人,那不是找不痛快么。这里多动物对人一点都不怕,基本算是熟视无睹,一群关在铁笼子里的家伙,偶尔出来放放风。


这么大规模的狮群都看了,Ngorgoro也没啥好留恋了,我们出发前往Serengeti。

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

前往Serengeti的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而且灰那个大啊,之后我一直把非洲成为灰洲,灰洲大草原。中途参观马赛人村落,明知是坑,却非往里面踩。下车参观先给钱,一车人交给长老50刀,然后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给我们看。

还要跟我比跳高。。。




然后套路出来了,进村参观不是一起参观,而且把我们拆分成三组,分别参观,而我单独一个人。小黑会很客套的跟你聊几句,然后带你进他们的房子参观,跟你说这是床这是窗这是炉子啥的。出屋子,问你要不要买点马赛人的手工品啊,村子中间一群都是商品摊子。带我这小黑拿了个骨质饰品跟我说这是狮子牙齿,呵呵,当我傻子。。。。当然啦,这群人做生意就是跟你乐呵呵的,你还真不好意思拒绝,好吧花个几美元买个清净。找钱的时候小黑又给我玩花样,又找我美金又找我坦桑尼亚先令,跟我搞脑子。。。大哥,你跟中国人玩算数啊,还嫩呢。好吧东西也买好了,这会得去参观下学校了。。。原来也是个坑,就一间四面透光的破屋子,里面的小孩看见人进来就开始大声背书。学校条件那么差,怎么办,捐点呗,教室里放着捐款箱呢,又损失一美刀。。。这个全程我也是奇了怪了,小黑全程跟我说的话我竟然全部听懂了。。。难道针对英文不好的人他们有过专业培训?


逃离马赛人村落,我们继续吃灰,司机也吃的受不了了,开始不走常规路了。到达塞伦盖蒂公园门口,办个入园手续,又是漫长的等待,一个半小时有的吧,当然啦好运气也会伴随的。我们敏锐的司机阿扎里不知怎么的就发现了这四个伙计。
黄昏时刻,光鲜特别好,即便是手机,在如此近的距离,拍出来也是非常的漂亮。
对了这个伙计叫cheetah猎豹,是群居的,后面我们会看到Leopard花豹,个头大的,喜欢爬树,单独行动的,也是我们动物世界里常看到的那家伙。








离开这四只可爱的豹子,我们直奔酒店。帐篷酒店,一直有所期待,不知道是怎么样。
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啦。
酒店一角


我们这个是个套房,两间卧室两个卫生间一个客厅,这是我和MARCO的大床房,帐篷一起睡了好几天,大床也就无所谓啦。

客厅

卫生间


大堂外的篝火区


大堂

说来也奇怪,之前晚上一直咳嗽的我,在这里住了两晚一声都没有咳嗽过,后来网上一查,三四百美金一晚啊,治百病啊。。。。
酒店完全没有围栏,就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某个小林子里,完全对动物开放,酒店工作人员给我们发放了对讲机,晚上回房间会有马赛族装扮的小伙子拿着标枪送我们到房间。。。其实这也基本是个噱头,感觉很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
草原上唯一的缺点就是信号,这里的WIFI是收费的,五美元一个人,但其实只要买一个账号,其他人也能登陆,我就是蹭WIFI的那个人。但是不要指望速度,非常非常慢,就比2G稍微好点吧,还经常掉线。来了这种地方,还是多享受下自然吧。
这里的晚餐,虽然是自助西餐,但是必须所有人同时进餐,而且进餐前,厨师还要嘀哩咕噜发表一通演说,反正我是听不懂,就知道有肉有饭啥的。

DAY  10 7月23日 Serengeti


Marco 视角

一夜好眠,老鸨说这是他此次行程中睡得最舒服的一晚,咳嗽也消退了。

在领略了昨天的Cheetah之后,我们对今天的游猎并没有抱太多的期望。上午看到了Leopard从一棵树上倒

爬下来,爬到另外一棵树上,才知道猎豹和美洲豹之间的差别。阿扎里分两次给我们耐心地讲解了两者在形态和特性方面的区别:Cheetah是群居动物,喜欢集体围猎,体型更为细长。Leopard是独居动物,腿粗而短,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捕获猎物,但也可能因为短时间的体能消耗过大而产生生命的危险。

其他时间段看到的有意思的动物包括了尼罗鳄,一只瘸腿的狮子——可能很快会面临生命的危险;两头脖颈相交的长颈鹿;两个不同泥塘里的河马群;无数的斑马和大小羚羊……审美疲劳如期而至。


不过阿扎里始终保持着热情,不知道这是一种对工作的真正热爱还是一种职业精神,无论是心法还是技法都是值得学习和赞美的。这一天半的时间我们一直邀请他和我们共进食物,他也喜欢和我们聊他的工作和家庭:他喜欢这份工作,并且以自己的国家为骄傲,一如理发师Fadhil。他对食物有一种尊重,他会赞美他所吃到的每一种食物,这个在我们看来有时候会觉得有一些可笑,但是回头想想,可能是我们太不懂得珍惜了吧。



高桥视角
今天是整天Serengeti转悠,虽然大多数动物我们都已经见过了,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似火。

这个就是Leopard,这张照片是通过把望远镜架在手机前面拍摄的,实际离的很远。



各种羚羊,已经不记得它们的英文名叫什么了


上面说到还会有更大的河马屎潭子。


难得也拍拍植物

鸵鸟ostrich



尼罗鳄crocodile


这是张狮子捕猎的照片,不远处有只羚羊,但是此时边上有二十部左右游猎车在围观拍照,狮子还一度用车子作为掩体,走到了路上,但是羚羊也不傻,最后狮子放弃了它的晚餐。


这些就是围观的车子。


D11 7月24日 Serengeti-Arusha

Marco视角
早起吃过早饭,我们先送小石前往Serengeti的Air Strip,当地的一个小机场,一路上意外地又看到了大约16头母狮子穿越土路准备对不远处的两头单独的水牛进行捕猎的场景。不过最终狮子群还是没有展开围捕行动。

傍晚时分赶回到Arusha,冲凉之后到了第一天吃饭的中国人餐馆,因为是最后一天的晚餐了,大家都多喝了一点。


高桥视角
一早我们先送小石到塞伦盖蒂机场,他直接飞回阿鲁沙,赶今天的飞机回国。运气不错,路上又遇到了狮群过马路。



送完小石,我们就开始往回赶,中途经过Ngorongoro,在一块休息区午餐,而我不幸的被打劫了。当我啃着鸡腿在和Marco聊天的时候,一只老鹰俯冲下来,叼走了我的鸡腿,然后Marco兴冲冲的回到车里去拿单反开始拍盘旋的老鹰。

回去的路上,我们让阿扎里停了两次礼品店,购买点当地的小礼物。同学们,记得使劲还价,我们这次还到了四折左右,根据最后一天看到的价格,感觉还有余地,三折。

D12 7月25日 回家


Marco视角
吃过早饭之后,阿扎里带我们先去了Arusha最大的农贸市场。这个市场的密度之大远超国内,因为阿扎里说在这里拍照需要经过人们的同意,所以一念之差没有背上长焦,不过也只能用眼睛记录一切来安慰自己的。我们参观了蔬菜区,水果区和家禽水产区。间或穿过了一些喝茶和吃点心的摊位。因为估计来这边的外国人很少,小黑兄弟姐妹们看到我们的总体感觉是疑惑,如果你问他们能否可以拍照,大多数是不愿意,部分会说需要美刀才可以,只有极个别摆开架势让你随便拍。这个和印度人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路过一个摊位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年轻人拿锯子在锯砖头,觉得很好奇,便让阿扎里问了一下,他说这个锯下来的小块土是给孕妇吃的,据说这个土富含矿物质,有助于胎儿的发育……

在中国餐馆邀请阿扎里吃了一顿最后的午餐,他基本不会用筷子,我们喝了大象牌啤酒,口味比乞力马扎罗牌要清淡很多。很多不爬乞力马扎罗的人倒是会喝那个牌子的啤酒,因为“If you can’t climb the Kilimanjaro, just drink it!”


高桥视角
今天就要回家了,没啥安排,就是闲逛。应Marco的要求,阿扎里今天先带我们逛当地的菜市场。


逛完菜市场,然后去博物馆,但是发现这个所谓的博物馆其实也就是个纪念品商店,所有东西都可以出售。这里的小纪念品,比路边纪念品店要便宜,基本跟我们还价后的价格差不多,但是这里不讲价。

逛完博物馆,然后去了行程中的木雕市场,其实就是个卖纪念品的小商场市场,价格进一步便宜了,这时才知道自己之前掉坑里了。不过这里的小贩实在是太热情,我和山鸽没几分钟就被他们的热情给吓出来了,倒是Marco逛了好久,还又添置了点礼物。
中午又到上海人的老吕的君宜饭店吃了最后一顿午饭,我们也邀请阿扎里跟我们一起吃。这伙计竟然是第一次吃中餐,连虾都不认识,呵呵。餐后直接前往乞力马扎罗机场,值机很快,然后就是漫长的排队出关,又是将近两小时,再次感叹非洲的速度。还是埃塞俄比亚航空,还是先飞亚迪斯贝巴中转,这次第二程的航班上竟然有两位中国空姐,我擦,终于不用说我的蹩脚英文了。
一万公里左右的飞行,离家越来越近,玩够了,又得回来苦逼了。出机舱那一刻,那热浪,卧槽,还是回非洲吧。。。


后记
辟谣:
七月的坦桑尼亚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凉快,温度基本在10-25度,早上还要穿外套呢,暑假就去非洲避暑。
传说中非洲蚊子大大的厉害,好吧,我们连蚊子的影子都没看到,买的防蚊水都没开封。
非洲很穷,类似国内八十年代,但绝对不是脏乱差,城市里垃圾没看到,乞力马扎罗山上更是香烟头都看不到一个。
非洲不安全,素质差,但这十多天,被问好了几百次。司机开车不能超车的地方,跟在大卡车后面40码半小时也照样跟。转弯绝对让直行,哪怕等的时间足够你转弯好几次。

小贴士:
去坦桑尼亚有美元就足够了,差不多1美元=2000坦先令,1美元一定要多,拎个行李就得给,不然人家站你门口不走。
旱季那个灰叫大啊,身上脸上衣服上行李上吃的东西上全是灰,记得准备好口罩。
游猎前建议准备好零食饮料啤酒,除了酒店里有卖酒水,游猎全程买不到东西。当然车上少喝啤酒,不然下车尿个尿,还得跟狮子比谁速度快。
非洲的速度就是没有速度,办手续都很磨叽,入关、出关、登山手续、进公园手续,前后加起来估计有个十小时,一定要耐心。

最后广告:
2018年乞力马扎罗继续,准备考虑分三段行程,登山+游猎+海岛桑给巴尔,有兴趣的可以提前咨询了。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徒扬旅游 | 囧驴户外

联系我们

电话:13816856949
QQ:5752979
微信:13816856949
官网:www.jionglvhuwai.com
邮箱:57529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