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桃源尖
依栏凭望 2017/04/28 641

五一假期旅行,安排了衢州桃源尖赏杜鹃,听说没难度,所以欣然前往。

第一日,从龙游县城开车一个半小时到达山脚下-板固村,9:00开始徒步,约2公里的盘山路,大太阳明晃晃晒在透顶,很久没有出来,走起来感觉非常痛苦,开始爬山后,在密林中穿行,呼吸调节的不好,很难受,经受住老公时不时的讽刺,终于爬到山顶,眼前灿烂一片,漫山遍野的红杜鹃,还没有完全盛放,但是心情大好。

桃源尖、茅山尖、绿春湖是一条由南向北的山脉,为仙霞山脉延伸余脉,南边桃源尖海拔1438米,龙游最高峰茅山尖海拔1442米,为三座山的最高峰;今天先到茅山尖,然后延山脊到桃源尖,山顶有连绵的高山草甸,很多户外中人在那里扎帐篷,可以看星空和日出日落,路上听说有人在山上举办婚礼,非常浪漫。

徜徉在杜鹃花海,慢慢游、慢慢赏。团里有很多摄影高手。姐妹组"自在+伊丽莎白"选择视角很独特,她俩的人物拍的很好,伊模仿俄罗斯摄影师牵手女友环游世界的那组片儿,给我拍了一张,我拉的那只手是她的[偷笑]。同样的风景,在每个人的眼里、镜头中都稍有不同。

团里"摄影师"无极变幻,为了蝴蝶停驻可以长时间的等待,他的风景作品太美了!飞流、竹笋、蝴蝶、鸟儿、鸭子~,张张精彩、像一幅幅油画。有人怀疑他和我们去的不是一个地方。相同的爱好总是搭建友谊的桥梁,他和团里的老姚迅速加为好友,一会儿的功夫,两个人已经商量好,8月份一起开车去西藏了。老姚是老公的朋友,我让老公好好学学摄影,老姚笑我,从专业角度看我应该学。

"明"的照片也很有感觉,画面明澈,清清亮亮的,像水彩画。给我们晒他在别处拍的蜘蛛网,密密层层像正在织一半的布,中间有一只长手长脚的小蜘蛛,金灿灿的,非常美,有种大功告成的得意。

老姚是理论控,是个非常理性的人。团里的老大哥,已经退休多年,身材挺拔、满头乌发,看起来像50几岁。早年玩骑行,后来玩帆船,经常驾车长途旅行,偶尔徒步。和他聊天很有意思,随便什么话题,他都能拉到技术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方法,都有道理。减少受损的护膝、追踪鸟儿的定位、骑行怎样获专业奖、捉老鼠设局逗死人,他也是行业里很有名的结构专家,很牛的,绝对是特立独行的人。

第二日,大队人马去爬绿春湖,出了很多状况,也有很多故事,老驴和男孩们都很有互助精神,最后有惊无险,顺利回村儿。

我们在村里转了转。鱼仓村,坐落在山谷之中的小溪边的一个小村子,不过200米长,顺流而下,村西口是个小谭,领队山姆是个冬泳爱好者,大清早吃好饭,就扑进入游了三圈,估计水温非常低,我们几个人只能围观。老姚给我和vicky照了张和照,还照了两只鹅,一定要传给我们俩,原来都是低头族。

听农家乐的小伙子推荐,看了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宝级树种。又到旁边在后山小转了转,然后走到一家小店门口,出来个老婆婆一见我们坐下,立刻沏了两杯茶,茶中有桂花,香香甜甜的。美丽的山村,淳朴的人,让人留恋。

我属于半吊子驴友,把每次的徒步当作一次旅行,不太做攻略,随行随遇,比较在意美丽的风景、有趣的人和事、美食,其他可以忍一忍。除去美食,这次的徒步很尽兴,遇到那么多摄影高手,经过他们的艺术再创作,使平常的一次徒步变的不一般。尤其是老姚,时不时的来点儿"佐料",上纲上线的理论分析。在我上山感觉最难受的时候,听到老姚说"小时候玩斗蟋蟀,失去斗志的蟋蟀要被踩死",太高冷了。

把爬山当作一次小小的意志的磨练,还是可以的,这次经受住了考验。